Search

焦慮是「石頭」,不是「線頭」。來了,就抱著它走…

這陣子,大家都很焦慮。
  • Share this:

焦慮是「石頭」,不是「線頭」。來了,就抱著它走…

這陣子,大家都很焦慮。

日子還是要過,而且得花更多心思去過。生意難做了,要想新法子賺錢。孩子不上學了,得自己來帶。半年後會怎樣不知道,但公司還是要做明年度的計畫。心情雖然往下沉,但帶孩子跳舞時手還是要舉高。

呼…這種短長期交戰、裡外矛盾的生活方式,需要練習。

焦慮,有排山倒海的能量。來時,會滲透到生活中每一個不相關的環節。失戀了,上班的士氣也沒了。擔心錢不夠,就容易跟老婆吵架。錢跟老婆有什麼關係?沒有。但焦慮就是這樣不合邏輯。

焦慮就像「線頭」。一扯,整片生活都散開了。

所以需要練習的,是把「線頭」,變成「石頭」。

意思是,把焦慮切割開來,不要跟食衣住行、人情世故扯在一起。

焦慮一定會有,試著把它當作一塊獨立的「石頭」。沈重、礙眼是一定的。但別讓它污染你生活其他層面。它死命纏著你,你不可能放下它。沒關係,那就把它放進一個盒子,抱著它走。沒錯,路上一定汗流浹背、氣喘吁吁,但還是可以欣賞蟲鳴鳥叫、人情冷暖。

需要練習的,是跟焦慮共存。是的,我生命中某一塊失敗了,但並不代表我整個人失敗了。我會帶著失敗的那一塊,繼續活下去。那樣活出的面貌,跟原本毫無失敗的我會活出的面貌,不會一樣。但仍是我的人生。這是我的,「石頭記」。

明天下午的讀書會,作家、心理學家 XUAN 劉軒 和我,聊《更快樂: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一堂課》這本書。

疫情中,我們都在寫各自的「石頭記」。單純的快樂是不可能了,但我們仍能努力,讓明天比今天,「更」快樂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